教学科研
 教学成果 
 教研项目 
 教学实践 
 管理文件 
 学术交流 
保护黄河音乐文化遗产
2024-12-14 00:14  

12月13日上午,我系在音乐厅开展了“保护黄河音乐文化遗产”讲座,特邀上海音乐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杨赛教授担任主讲,音乐系声乐教研室负责人杨佩侠副教授晋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音乐系梁改梅副教授及其学生担任助演嘉宾音乐系师生到场聆听

讲座中,杨赛教授首先提出了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是中国音乐文化遗产的重镇。黄河流域涌现出刘彻、王维、李白、杜甫等一大批音乐文学家,他们留下大量古谱诗词作品保存在《仪礼经传通解》《乐律全书》《魏氏乐谱》《九宫大成南北词宫谱》《碎金词谱》《梅庵琴谱》等典籍中。这些古谱诗词历史悠久,是中华文明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的有力见证,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重要资源。

随后,杨赛教授从《魏氏乐谱》的读谱方法入手,带领学生们用尺谱学了上古歌谣《南风歌》、诗经《关雎》、汉乐府《秋风辞》唐诗《阳关曲》《忆江南》等多首古谱诗词,并对诗词背景、内容等诸多方面进行深度解析晋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学生们做了现场范唱表演。杨赛教授指出,歌者要在演唱中渐次打开视、听、味、触和嗅觉,代角色出声,要从情感、语感、乐感、美感四个方面构建演唱与表演体系还应善于提取古谱诗词中的语言、意象、音乐元素进行古今融合,创作新时代歌曲,创造新时代的“中国听觉”。讲座现场,梁改梅副教授和杨佩侠副教授依次演绎由杨赛教授作词的两首新创作品《老龙泉》《荷花淀》使倾听者进入诗词角色,沉浸和陶醉在了新诗词设定的时空和情节里

杨赛教授最后强调,新时代音乐工作要自觉保护弘扬黄河音乐文化遗产,传承好历史文脉和民族根脉。加强对黄河音乐文化遗产的整体性、系统性保护,深入挖掘黄河音乐文化遗产的时代价值,充分展示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坚忍不拔的民族品格和奋斗精神。要实现黄河音乐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扎根中国大地,赓续中华文脉,厚植学术根基。

 网编:杨凯文

责编:杨佩侠

二审:闫晓芳

三审:常晓菲

关闭窗口